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4-04-11 | 浏览:40280次 ]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在如何突破社区警务工作瓶颈,充分发挥专职社区民警的综合效能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子,并已在一些发达地区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和实践效果。社区民警专职化作为一项新的社区警务举措,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群众的认可,这种模式必将对当前和今后基层警务工作和勤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必将开创新时期社区警务工作的一片新天地。本人通过认真学习、思考、探索,结合派出所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同大家共勉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社区民警专职化的重要性和基本情况
社区民警就其业务工作范围和内容而言,不同于交警、巡特警、刑警等业务相对较单一的警种,是涉及公安专业诸多方面综合性特点突出的较为特殊的警种,身处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制止、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是公安机关的“终端”和公安工作的重要窗口,社区民警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公安工作的绩效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形象,因此,社区民警在公安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社区警务到底是什么?如何来抓?面对大而空泛的概念化难题,面对市区社区警务长期以来几乎空白、没有借鉴,而形势发展要求紧迫的现实状况,我们摒弃急功近利和盲目建设,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思索,深入研究,确立了社区警务工作即为“社会管理警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挖掘社区资源参与社区警务为保障,通过创新警务模式、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使广大民警强化了对社区警务工作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的认识,使社区警务工作在硬件建设、服务侦查破案、强化公安管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效。
二、当前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社区警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社区警务工作向纵深推进。主要表现在:
一是警力不足,基层警务工作繁重。由于警力捉襟见肘,社区民警仍要承担接处警、处置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安全保卫等大量工作,无法真正实现专职化,无法真正沉到社区安心工作。例如,我所辖区常住人口5万人,共有四个社区,现有正式在编民警23人,辅警2人,文职1人,而2013年1月至5月,全所的接处警及各类救助总数是4060起,平均每天近30起,工作量大、任务重。
二部分专职社区民警综合素质亟待提高。部分社区民警虽然形式上专职了,但是由于自身存在素质不高,业务不强,不善于和群众打交道,不会信息化应用,调解矛盾难,防范管理难,执法执勤难,履职不到位,工作效率低,群众反感大。有的对一些涉稳深层次问题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警务工作滞后,导致矛盾激化扩大;有的缺乏工作热情,消极怠工,明哲保身;有的爱慕虚荣,热衷投机,不是躬耕于“自留地”,而是专注在“制作展板表册,应付领导检查考核”方面。
三是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现状,主要原因:一是硬件方面,警务室信息化设施设备配备还不到位,部分警务室有座椅无电脑,多数警务室有电脑无公安专网的IP地址。二是软件方面,部分社区民警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化应用技能不高,还不适应当前治安形势发展需要,少数社区民警因年龄偏大,计算机操作技能低下,对日常工作中采集的一些纸面信息不能及时录入到电脑,不能确保信息共享。三是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方面,当前正在使用的派综系统因实用管用程度不高,再因各警种分散建设警务系统,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战,社区民警采录的信息得不到有效整合,信息综合利用率不高,难以发挥部分重要信息应有的作用。
四是保障机制不完善,社区民警“留不住”。当前,多地基层公安派出所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不争的事实,社区警务工作保障自然受到制约。“锅里有,碗里才有”。部分地方的专职社区民警在工作经费、政治待遇、法定休假以及津贴补助等方面仍然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和制度保障。虽然也出台了社区民警的考核办法,实行了月通报、月考评制度,但科学管用、系统配套、全面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仍在摸索建立中,真正促使社区民警扎根社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的好办法不多。
五是社区警务工作仍需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社区警务工作是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区和警务工作的结合,需要各相关部门大力配合协助。当前,部分综治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工作还停留在和公安机关联合发文的层面上,甚至有些地方认为社区民警专职化就是公安部门一家子的事情,这就导致工作开展上出现“一头儿热”的现象。
三、推进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解决“单兵作战“的问题。建立良好的警务保障机制,加大对社区警务的人、财、物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警务室工作条件。以党委政府名义进行部署,动员各镇办居委将居民区的治安防范等社区警务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分内工作,同其它工作一道部署、检查,使之组织形成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使公安社会化管理工作切实走向有序健康发展之路。
二是抓好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解决工作能“持续不断”的问题。社区工作不容易出成绩,很少会有立功受奖的机会,多数专职民警“留不住”,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一是组织保障。上级部门及派出所原则上不得向社区民警下达破案、打击和罚没指标,社区民警不直接承办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二是经费保障。将社区警务经费纳入公安机关经费年度预算,建立和实行派出所和社区警务经费双轨制保障机制。三是力量保障。按照每个专职社区民警配备两名以上治安辅警力量,保证社区民警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警力开展社区工作。四是装备保障。按需优先向警务室政策倾斜,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警用车辆等装备。五是待遇保障。要优先解决社区民警的政治待遇;落实社区民警各类补贴和其它经济待遇高于机关民警的制度;全面落实社区民警休假制度和定期体检制度。
三是狠抓社区民警扩编、培训和考核,解决工作“怎么来干”的问题。要借增编进人政策,充实社区民警队伍,真正使社区民警实现专职化,使社区民警有大量的时间深入社区开展工作,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提高民警在社区的见警率,增强群众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度。要研究采取实地参观、现身讲解、总结推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办法。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巡逻防范、搜集情报、采集信息、安全管理、发现线索等能力和水平。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真正科学管用的社区警务考核激励运行机制,使社区各项警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充分调动起社区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四是以抓好小区的安全防范工作,解决社区工作“摆样子看”的问题。广大民警要牢固树立“管好小区就是很大程度上管好社会面”的理念,将小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按照“一区一策”的要求,认真研究小区安全管理规划,监督指导物业部门迅速开展安装门禁、监控工作,迅速开展巡逻守护、安全值守工作,教育广大居民增强防范意识,监督物业部门认真履职。治安、户政、各派出所要将对小区的安全管理、检查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常态化和持久化。要以抓好小区的安全防范、管理工作为突破,全面提升社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
五是充分发掘社区资源参与社区警务,解决“协同作战”的问题。牢固树立“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理念,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参与社区警务。一要通过网络媒体、平面媒体、街面显示屏等大力度宣传社区警务工作,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大力度宣传各类安全防范知识,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增强防范意识。二要有效监督指导内部单位、街面保安、物业部门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并促使其形成自觉行动,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三要充分发掘整合流动人口信息员、基层治保力量、司法调解力量等社会力量在社区警务工作中的作用,使之与社区民警形成工作合力。四要尝试实行街道、门面、行业、场所联防、联管、联护的警务运作模式,推动实现社区警务社会化,形成各方协运共赢的良好局面。

(转陕西政法网)